
一、智能汽车技术微专业简介
本微专业重点围绕智能汽车领域,培养掌握坚实的数学、物理、计算机、智能信息处理和认知的基础知识,系统掌握车辆先进智能技术、信息交互技术、基础支撑技术等领域多学科交叉理论与专业知识,具备智能汽车结构设计、算法开发、测试评价等方面专业技能,具有良好的终身学习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创新创业意识及一定的国际视野,能从事智能汽车设计、研发、工程应用及运行管理等方面工作,可以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具备前瞻市场眼光的智能汽车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智能汽车技术专业以“机械+电子+信息”多学科交叉融合为核心,聚焦智能网联汽车“感知-决策-执行”技术链条,深度融合人工智能、车联网、自动驾驶等前沿技术,构建涵盖环境感知(激光雷达/视觉系统)、智能决策(深度学习/路径规划)与线控执行(驱动/制动/转向)的课程体系;通过 “基础实验-系统开发-实车验证”三级实践平台(如智能模型车、无人赛车测试等)和校企协同育人模式,培养具备传统车辆工程功底与数字化创新能力,能胜任智能汽车设计、算法开发及系统集成的高端复合型人才,深度支撑汽车产业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转型的国家战略需求。
二、开设课程
(一)开设课程一览表

1.智能汽车概论
【课程概述】主要介绍智能汽车的定义、分级、体系结构及发展趋势,重点讲解关键技术与应用场景。课程结合实训项目,帮助学生掌握智能汽车核心技术及实操能力。2.智能电动汽车理论与动力系统
2.智能电动汽车理论与动力系统
【课程概述】聚焦智能电动汽车的自动驾驶技术、动力系统集成及能量管理策略,旨在培养学员掌握智能电动汽车的软硬件协同控制、自动驾驶算法设计及动力系统优化能力。
3.智能车辆规划与决策
【课程概述】围绕智能车辆自主决策、路径规划及控制技术展开,分五章系统阐述机器学习 、 博弈论 等决策方法, 路径规划基础理论 ,以及 预瞄跟随模型 、 模型预测控制 等核心算法。
4.智能汽车试验技术
【课程概述】主要围绕智能驾驶系统的验证与测试展开,涉及硬件测试、软件调试及系统集成等环节。
5.智能网联汽车环境感知技术
【课程概述】课程以智能乘用车为载体,围绕环境感知系统的传感器技术、目标识别及测试标定等核心内容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对接《智能网联汽车测试装调职业技能等级标准》 ,注重实践与理论结合。
6.车联网技术与应用
【课程概述】作为智能网联汽车、新能源汽车等专业的核心课程,聚焦车联网技术原理与应用实践,培养掌握感知技术、网络技术和应用技术的复合型人才。
7.智能电动汽车构造与设计
【课程概述】该课程作为新能源汽车工程专业的核心实践环节,聚焦于电动汽车的系统设计和构造原理,旨在培养综合应用能力。
8.汽车智能安全
【课程概述】该课程是系统讲解智能汽车主动防护(AEB/车道辅助)、被动安全(车身结构/气囊系统)及AI决策控制等技术的综合性课程。
三、招生计划
计划招生人数:40人
四、招生要求
智能汽车技术微专业主要面向校内有意向学习智能汽车知识的学生,不受专业和年级限制。
